[Book] 你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Category Book

最近發現竟然沒有把這本還蠻喜歡的書 po 上來
就好好的把之前整理的書摘,再重新整理過一遍

這本書的每一個章節都是先講商業上的案例和處置,之後再將這些套用到生涯中

Part 1 發現生涯之樂

  • 希望你也能有這種感覺 — 每天一睜開眼睛,為了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而欣喜

  • 有很多人看什麼是最緊急就花時間在上面,或是把心血注入到最快得到回饋的事 。
    這都是建構策略時必須小心的陷阱

Ch2 如何讓你的熱情燃燒 ( 誘因理論 )

  • 為什麼經理人在營運的時候不考慮股東的最佳利益?
    因為你付多少錢給經理人,他們就做多少事
    只有經理人的利益跟股東的利益相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e.g., 公司股價上升,經理人也獲得較高的酬勞

  • 一個理論是否可靠,最好的驗證方式就是找出反常的例子,也就是該理論無法解釋的現象

    • e.g., 最先研究飛行的先驅認為羽毛是必要
      • 卻發現蝙蝠沒羽毛會飛,鴕鳥有羽毛卻不會飛

保健因素 vs 動機因素

保健因素 : 工作的某些因素如果出問題,讓我們覺得不滿意,這些就是保健因素

有趣的是,薪水對於工作來說只是保健因素
即使不斷改善工作的保健因素,也不能讓一個人熱愛工作,頂多就是不討厭而已
需要的是動機因素

追逐薪水頂多緩和工作的挫折感
為了發掘真正的快樂,你必須不斷找尋有意義的機會,讓你得以學到新的東西,肩負更多責任
如果你找到你愛的工作,你將沒有一天覺得自己在工作,而是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Ch3 計劃與變化

  • 在工作生涯當中,你會發現你最喜歡的領域是甚麼,最後必然可找到能滿足保健因素,也能使動機因素發揮最大效用的工作
    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走出去嘗試,才能知道甚麼樣的工作最符合你的才能和興趣

  • 如果要工作愉快,哪些假設必須證明為真 ?
    接受這份工作的動機是出自內在,還是外在因素 ?
    為什麼你認為自己可以愉快勝任 ?
    每次考慮換工作時,請你想想最重要的假設是甚麼,如何去證明他 ?

Ch4 策略的試金石

  • 個人的誘因跟公司長遠目標衝突,是常見的現象
    • e.g. 立委任期為四年
      • 一個好的國家計劃要五年十年
      • 然而要讓自己繼續連任,只有提出短期能有成效的計劃才能達到讓自己連任的目標
    • 要同時顧及個人及團體,是非常不容易的

Part 2 圓滿的人際關係

  • 在做資源分配時,你必須注意是否與心中的優先順序相符
    對你來說,什麼是成功 ? 什麼是不重要的 ?

  • 沒有結果並非代表你失敗了,只能證明你用的方法還不對

Ch5 時鐘滴答響

  • 在所有成功的公司當中,有 93% 都必須改變最初的策略
    所以不一定要訂定一個固定的生涯目標,而是隨著自己不斷的成長而一直改變

  • 稍微想想,就會發現在忙碌時我們疏忽了哪些人
    你或許覺得家人很愛你,你和朋友友誼深厚,他們不會在乎被疏忽
    其實不然
    長久不花時間、精力去培養人際關係,身邊的人最後還是會離你而去

Ch6 一杯奶昔的任務

  • 每一個成功的產品或服務之所以能大受歡迎,是因為這種東西幫我們完成了不得不做的工作

    • 如果一個人開發出一種有趣的產品,但沒能幫上消費者的忙,這種東西就難以成功
  • 我們可以為伴侶做任何事情,但是如果做得並不是她最需要的,就會面對挫折與困惑

    • 即使我們用心良善,也有深切的愛,還是常常誤解彼此需要的
    • 請問自己「另一半需要我做甚麼 ?」

Ch7 席瑟司之船

別把未來外包

你得了解未來要成功必須具備的能力,無論如何都別把這樣的能力外包了,否則就是把未來交給別人
e.g., DELL 逐步將個人電腦的技術包給華碩,最後華碩自創品牌,DELL 就不再具有優勢了

「我父母給我最好的禮物並非他們為我做了甚麼,而是他們沒為我做的」

Ch8 經驗學校

  • 很有趣的統計,企業主管認為自己所用非人約有 25%
    • 換言之,主管時常用錯人
    • 他們在產品製造或服務上追求零瑕疵
    • 但在挑選人才時,出錯機率卻高達 25%
    • 然而他們卻認為這樣的錯誤率是可接受的

Ch9 一隻看不見的手

  • 在孩子還小,尚未面臨困難的選擇時,就必須培養他們心中設定優先順序的能力
    長大以後,他們才知道如何評估各種選擇,做出最好的決定

企業文化

文化不是管理階級花時間和員工溝通、講述就可以形成的,當然也不是寫寫標語就好了
文化會建立在員工做的一連串決定上
每次碰到問題或挑戰時,如何去解決他的決定
例如 :「新產品是不是品質尚可就達到出貨標準了 ?」
如果面對這樣的問題,負責的人討論後決定只要品質尚可就能出貨
下一次員工面臨類似問題的時候就會做出同樣的決定
碰到問題時,不只是解決就好了,還必須從解決的過程了解什麼是最重要的

同樣的道理,如果你希望家人都能在家庭文化的影響下
依循依定的優先順序做事,這樣的優先順序則必須跟文化相符合
例如你希望家裡有和善的文化,那麼在孩子第一次碰到跟和善相關的選擇,你就得幫他做決定
若孩子沒這麼做,你就得針對這件事指導孩子,並解釋為什麼他們該採取和善的做法

Ch10 就這麼一次 ...

百分之百的堅持比百分之九十八來得容易

有很多人都相信自己真的只是一次妥協,下不為例
如果是小小的選擇,我們都有很好的理由
這些選擇往往不是攸關一生的重大決定。乍看之下邊計成本都很低
然而一個又一個決定累積下來,你就會慢慢走上不歸路,變成不一樣的人

百分之百堅守原則,比百分之九十八來得容易
如果你不越界,個人道德界限的力量就會很強大
要是你用好理由說服自己,那就成了一個沒有原則的人,甚麼事都做得出來

為了變成自己理想中的,每一個人的過程都不同。不管如何,你應該要能回答這樣的問題 :「我真的想要變成那樣的人嗎 ?」

「如果我將每日禱告、反思的時間拿來研究迴歸分析,我將後悔莫及。
 每年,我用到計量經濟學工具不過只有幾次,而我對人生目的的認知卻天天都可派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