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告別菜尾時代

Category Book

Imgur

The plain fact is that the planet does not need more successful people. But it does desperately need more peacemakers, healers, restorers, storytellers and lovers of every kind. It needs people who live well in their places. It needs people of moral courage willing to join the fight to make the world habitable and humane. And these qualities have little to do with success as we have defined it.
–– David W. Orr

第一篇:如果舒適圈一點也不舒服

  • 「再重新想一遍。你認為的舒適圈,真的舒適嗎?」
  • 有些人會說,那是因為他們有錢,才能夠擺脫「飢餓威脅」。
    • 可是我的好友M就曾憂心忡忡地告訴我,他身上有龐大的貸款要償還:瑞典人N在找房子時,也說他沒辦法租太昂貴的房子,因為每個月能花的費用有限:澳洲人S也總是在研究空擋去醫院兼職打工。
    • 這些人並非是天之驕子,都是跟你我一樣為了錢而煩惱的凡人,但他們卻勇於暫時放下外人或自己人生的「飢餓威脅」,嘗試走到世界闖一闖。
    • 美國人M與K就告訴過我,若不是在南美、非洲的那幾年,他們不會知道自己想成為一個怎樣的醫生。
  • You Are In Your Time Zone.
  • 比起年齡,更應該焦慮的是 - 有沒有在做自已喜歡的事
    • 不要用已經付出的「沈沒成本」來限制人生的決定
  • 美國的學校最喜歡能展現領導力的學生,且招生標語總是希望培育出「未來領導人」,因此,進了美國職場後,就算我是整個實驗室裡輩份最小的,同事和老闆也總是告誡我:「我們要你未來也能成為領導人。千萬不要小看自己,人總是會往上爬,有一天你也會成為主管,而我們希望到那個時候你是『準備好的』」。由此可知,他們不只把我當個「員工」而已 ,還會花時間教我各種領導能力,例如,有效運用自己的時間,學會取捨、面對無謂的要求要懂得說「不」、學著主持會議、還教我如何與其他老闆社交......等。
  • 如果你因為旁人的負面思考與意見被侷限而不放膽嘗試,那麼,你的最佳狀態就只會是現在的模樣,不會再進步了。
  • 對未來缺乏想像力這件事,或許不能完全怪在台灣的學生身上......如果你沒有看過別人成為什麼,便很難去想像自己可以成為什麼
  • 「你應該要先去想想,二、三十年後,你想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為了成為這樣的人,十五年後應該要達成什麼樣的位置?又必須做出多少的努力,才能達到二、三十年的目標?以此回推,如果要達成十五年的位置,那麼到了第十年你該做些什麼?第五年呢?第一年呢?慢慢逐步推回來。因此你現在應該要為了一年後,做什麼努力?
    • 他點出了我們應該要先放膽去想,二、三十年後想做什麼?然後再慢慢回推現在該做什麼努力,而非以現在能看到的視野、擁有的資源,規劃我們三十年後想成為的樣子。

第二篇:只要敢闖,世界就是你的

  • 聯合國與哈佛的面試: 你的 Commitment 是什麼?
    • 我還特地問他(組織內的行政助理):「難道美國人/西方人比較看重承諾?畢竟我過去從未在面試時被問到這樣的問題,就連我進醫學系的時候也沒有。」
      他說:「真的!因為 Commitment 是個很慎重的字。」他沈默了也思考一下,然後說:「我的人生中還沒有在面試時被問到這個問題,但我可以想見,我們(哈佛大學)或聯合國想要找到對於這個世界有熱情、有理想的申請者,才會在面試的時候這麼詢問。

第三篇:站在語言、文化與價值觀的十字路口

  • 當你開始在異鄉生活,英文就再也不是考試上那一題題的單選或複選題了,而是工作、讀書,或是生活上的溝通「工具」。就英文程度需求最低的生活層面來看,如果你到了另一個國家,無法聽得懂對方的解釋,又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那麼,在國外吃虧時,該要如何幫自己爭取權益呢?

第四篇:在地球的另一端,從異鄉看家鄉

  • 只用旅行構成的世界觀並不完整
    • 因為在旅行途中,大部分的時間是快樂的,然而,在當地生活是酸甜苦樂並存的,甚至是時間的苦悶。
    • 透過長住的機會,使我有不一樣的「成長」。這個「成長」,來自於我每天使用非母語的語言,每天努力融入另一個族群的文化、每天拼了命去學習全新的思考模式,然後在空閒時間,好好看著離家半個地球遠的當地風景。
  • 有一位我十分敬重的某 NGO 創辦人來台灣演講時,有學生問他:「如果我有四萬元,你希望我把四萬元捐給你?還是希望我用四萬元買一張機票,去看看你所創建的孤兒院呢?」
    NGO創辦人豪不猶豫地說:「我希望你買一張機票來看看,因為當你買了那張機票,你才會明白我所說的一切貧窮、困苦都是真的。你會把這些震撼與故事帶回到你的生命裡,然後,我要你用你那四萬塊的機票,發揮你生命的影響力,把故事傳出去,讓更多人知道什麼是貧窮,在貧窮裡生活又是如何超乎你原本生活想像的艱難。
  • 往後,我看到許多偏鄉志工、國際志工,不論是捐錢、捐物資等,也有相似的行為漠視:半吊子的助人,認為「有幫總比沒幫好」,或是助人後,完全不檢討自己的行為是否為對方帶來傷害、是否有改善的空間,也因此,我開始深刻的體會「做好事,不是只有善意就好」。
  • 為善,應該要更柔軟與敏感
    • 心存善念幫助他人的同時,不要只憑一股衝勁去做,完全缺乏事前的評估,也沒有細心調查服務對象的需求,更不要在事後,完全沒有檢討、追蹤與改善。
      這就好像待人處事一樣,是需要互相尊重與同理心的,更不是自己的地位比受助人高。別忘了,今天的你只是相對幸運,能夠擁有比較多的資源,説不定,有天你也可能會成為需要幫助的人。行善之前,請試著多想一些。
      尤其做好事的人,內心往往要比一般人更柔軟與敏感才是。
    • The road to hell is paved with good intensions.

同場加映作者的文章: 「愛台灣,就是畢業了先不要回來。」──現在我明白,這句話背後的沉重